咨询电话:

400-6018-657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11部门联合发文,基层医生有新任务

编辑: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22

IMG_256

国家推出最新养老政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有了新变化。

IMG_257

济南格利特科技

昨日(7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引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IMG_259

《意见》指出,要求破除现有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意见》对基层医疗机构未来在医养结合方面的工作做了更详细要求。

IMG_260

(采集现场照片及电子签名,现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01基层医疗机构
扩建一批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基层医疗机构的布局和社会分工发生改变,医养结合成为基层建设的重要候选指标。


02支撑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
支撑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
医疗资源富余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床位开展养老服务,要严格实行相关规范,收入纳入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统一管理。
在促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是主力军。只有机构功能发生转变,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探索新出路,我国的养老事业才能真正蓬勃发展。

03提拔紧缺人才,扩大人才队伍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将老年医学、护理、康复、全科等医学人才,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编辑等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纳入相关培养项目。

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适应行业需求。

大力开展医养结合领域培训,发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用,进一步拓宽院校培养与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路径。鼓励为相关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岗位。


IMG_261

(心电血压工作站,操作简单使用快捷,支撑大批量人群血压监测)

04招聘、绩效,向医养结合倾斜

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要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根据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情况,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

支撑医务人员特别是退休返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以及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服务。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志愿服务。



05医疗养老资源迈入共享时代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康复站,乡镇卫生院与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残疾人照护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衔接。

医养结合离不开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通力合作,只有二者协同合作,才能达到理想要求。


06双收费模式结合医疗机构可自主定价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取“医药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

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适用本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的医药价格政策。上门服务费可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考虑服务半径、人力成本、交通成本、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确定。

IMG_262

(基本信息录入设备,内置App快速识别中医体质,协助医生完成诊疗)

07加大保险财政支撑

可提前拨款

探索对安宁疗护、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实行按床日付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预付部分医保资金。

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治疗性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足额支付符合规定的基本医保费用。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适应失能老年人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08落实财税优惠政府可直接购买服务
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相关产业投资基金支撑医养结合发展。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撑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支撑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支撑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家庭养老床位签约等服务。

09为失能老人家属提供“喘息服务”                 

通过开展应急救助和照护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鼓励志愿服务人员为照护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属提供喘息服务。

《意见》下发后,医养结合市场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进一步紧密,这些都离不开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参与和配合,接下来,健康养老服务将是基层医疗行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IMG_263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